欢迎进入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小学!

用户名: 密码: 登录微信扫码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教学>>教学管理>>两组活动>>正文

“研”在云端,落在课堂,行在路上

时间:2020/5/28 13:22:08来源:江宁区晓庄实验小学阅读:1046次


5月28日上午,我校一到三年级语文老师们在会议室集中参加了市级语文网络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字在语文”,四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四节精彩的小学识字教学课例。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的袁博凡老师执教的《树和喜鹊》和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的高曦希老师的执教的《怎么都快乐》都是一年级的课文。一年级孩子处于汉字学习的初始阶段,如何培养这个阶段的孩子褒有对汉字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两位老师都能很好地把握住课堂的教学重点,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赋予生字教学别样的趣味,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袁博凡老师丰富的板贴内容体现出她课前的精心准备,也达到了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高曦希老师的课堂最大的亮点就是识字的动态化。课前准备的相关教具,让同学们在跳绳、踢毽子的具体活动中以及对羽毛球的直观感知中加强了对生字的识记,同时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

第三节课《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想象丰富、充满童趣的童话,课文叙述的线条简洁,情节简单、语调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能力。采用不同人称穿插叙述的方式,把一个带着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孩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谢素芬老师用生动的朗读将孩子们带入了有趣的世界。最后一节是江宁实验小学许慧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三年级课文《花钟》。许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她紧扣了单元目标“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引导把握了课文的两个大问题 ,“不同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和“影响花开的不同因素”。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她引导学生梳理了不同花开的不同时间及其特点,并将识字教学融入文本教学过程中,基础扎实,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细节,充分朗读,读中感悟,教学张弛有度。

四节精彩的课例结束后,南京市教研员徐艳老师做出了精彩总结与点评。她指出,字在语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向标。字在语文,首先强调在小学语文中要凸显汉字特点和魅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孩子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高老师执教的《怎么都快乐》中,高老师抓住“戏”字字源,一个人头上戴着虎型头饰,手上拿着兵器。开场欣赏京戏,形象生动感受到“戏”这个字的魅力,激起学生对课文游戏内容的兴趣。在谢老师执教的《枫树上的喜鹊》中,谢老师在“拼”字的教学上,关注“并”的部分,举例拼图就是把图片合并在一起,学习拼音也是声母和韵母的结合。利用汉字特点,建立音、形、义的联系。其次,字在语文,依托文本,融合课文语境。其核心点为教师对于文本核心的把握。关注文本篇幅、课后习题以及语文要素,可以达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效果。最后,字在语文,也是自在语文,让儿童思维快乐的发展。利用汉字建立概念,快乐学习。

IMG_3920(20200528-132002)一个上午的网络教研活动,老师们听得认真,记得详细。四节课例和教研员的指导,给我校一到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又拨清了一些迷雾。相信他们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一定会循着这个方向努力学习钻研。

扫描二维码

返回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