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小学!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教学>>教学管理>>两组活动>>正文
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小学承办百家湖片科学赛课活动
4月29日,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小学有幸承办百家湖片科学赛课活动,此次赛课活动共有7名年轻的科学教师参加,课前他们精心准备,课堂上他们游刃有余,尽显年轻教师的气度与风采。
第一位来自南京市百家湖小学的聂荣老师与崇善1班的学生们合作为大家展示了《声音的产生》一课。聂老师以声音游戏“听和说”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探索声音产生的奥秘。随后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于物体的运动有关,并逐步深化归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最后,聂老师以自然生活中不同生物发声的不同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对声音产生的原因认识。
第二节课《金属》则是由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金箔路校区)的丁逸老师执教,崇善2班的学生合作呈现的。丁老师以生活中常见的吃火锅的锅具这一真实现象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火锅。进而引出对不同金属的性质研究,丁老师分别以导热性、重量、软硬等要素作为探究活动开展的潜在逻辑与顺序,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了不同金属在各个特性上的差异。课堂最后对合金的认识也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在改造自然中的不懈努力。
短暂的大课间后,第三节课,南京外国语学校方山分校的杨薇老师也与尚新1班的学生们就《升旗的方法》进行了深度的讨论与思考。杨老师在课堂伊始就以升国旗这一事例聚焦主要问题:为什么向下拉绳子,就能轻松地把国旗升上去?借由对滑轮结构的仔细观察与思考,认识的了滑轮结构的特点。随后以滑轮的分类,滑轮的应用与滑轮的作用三个活动展示深度的探究,学生在亲历的探究互动中,认识了滑轮,理解了滑轮的异同与滑轮的工作原理。杨老师在课堂的最后设置了一个深化的问题:设计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的装置,进一步地启发学生对滑轮的认识。
第四节课是由南京紫东江宁学校伍晓敏老师执教的《光的传播》一课,伍老师精心准备,给尚新2班的学生带来了一出别开生面的课堂体验。伍老师先以一个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手电筒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到达光屏的呢?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分享有效显露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已有认知。随后伍老师请同学们思考能否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并通过材料启发学生思考。在随后的分享与交流中,伍老师通过结构化的句式引导学生形成了有逻辑,重证据的表达方式。在最后伍老师也与学生分享了本节课研究问题的局限性并激发学生思考:如果在固体里、液体里,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吗?
第五节课是由江宁区麒麟中心小学郭存宇老师执教的《热传导》一课,郭老师通过踏青的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引入“烤盘”。通过思考要把肉放在烤盘的什么位置调查学生的前概念——中间温度高,把烤肉放在中间烤。教师明确问题,将学生的前概念聚焦到温度高、温度低的描述,并通过对实验材料(黄油、凡士林、蜡屑和变温油墨任选其一)的变化进行解释验证观念。最后通过大容器放冷水、小容器放热水,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的活动完善了热传导的概念。
第六节课由南京晓庄学院弘景实验小学的吴怡老师执教《形状改变了》一课,吴老师精心准备了多种趣味的材料,让学生的科学思维在活动中得以提升。学生在对脸部、铁丝、海绵等丰富材料用力的活动中感知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在动手做中了解拉、压、弯、扭等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学生能初步认识拉力大小对橡皮筋拉伸长度是有影响的,并通过科技改变生活的事实让学生意识到科技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最后一节课是南京市江宁区汤山中心小学张颖老师执教的《声音的传播》。张颖老师紧扣课标中的核心概念和本课的学习内容与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学情,开展本课教学。学生在学完本节课后,学生知道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各个方向传播,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提出猜测,设计实验使空气振动可视化,并能举一反三研究声音在水中和固体中的传播,学生的探究热情也很高涨。
本次赛课的评委老师们对参赛教师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她们认为,参赛教师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展现出了较高的水平,体现了科学教学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同时,评委们也指出了参赛教师们在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此次科学课赛课活动不仅展示了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通过参与活动,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同时,活动也促进了科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科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科学教师能够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共同为培养更多的科学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在科学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祖国的科技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之光闪耀课堂,赛课风采展未来。让我们携手共进,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前行!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