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小学!

用户名: 密码: 登录微信扫码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教学>>教学管理>>两组活动>>正文

语文教研组开展习作主题教研活动

时间:2017/3/24 18:49:27来源:本站阅读:1596次

语文教研组开展习作主题教研活动

3月是语文组的习作主题教研月。为了优化习作教学工作,使习作教学的思路更为明朗,教学设计更为合理,语文组开展了大小习作的教研活动。此次教研活动因为有了具体的教学实践的支撑,成效更为显著。

晓庄实小的语文学科老师于321日上午开展了习作教学研讨活动。会议开始,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吴善虎校长以自己的公开课“习作二”为例,阐述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想法,让与会的年轻老师有了更多思考。吴校长表示从教二十余年,几乎未听过关于习作教学的公开课,自谦为“摸着石头过河”,而围绕一张自画像展开的“典型特征”的习作教学也是在深思熟虑后的灵光乍现。吴校长的习作构思独具匠心,以猪八戒的形象为切入点,让小朋友对“典型特征”一词有了初步感知,紧接着趁热打铁,依次出示人物图片,请学生凭记忆描述人物形象,并在学生描述时给予恰当适时的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相比起说理式的习作教学,这样的形式使课堂更具生命力。最后联系书本上关于“武建设”的小例文,让学生试着描述身边的同学,既提供参照又不给思维“上枷锁”,可谓真师父。此外,吴校长也坦诚地讲出了教学过程中的“小遗憾”,由于时间的限制,没能让学生回过头来再审视给出的图片,赶时间的无奈之举可能使教学效果打了折扣,但美中不足正是我们不断臻于完美的动力。

吴校长分享完毕,汪锦涛老师以他的公开课《李广射虎》现身说法,谈吐之间,足见深沉的思考和殷厚的文化功底。汪老师直言难以在课堂上将一篇“文包诗”与习作练习从容地糅合,三十五分钟的时间限制,使他不得不在深度与广度之间作出权衡,为了求全使得很多话题只好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尽管留有遗憾,汪老师的课堂仍是可圈可点:明确的教学目标,衔接自如的教学过程以及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文人风骨,都给人焕然一新的好感。

 结合教研主题,陶主任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她将教研的内容与自己家孩子的习作相结合,既从老师又从家长的角度来认识习作,拓宽了我们的教学思路,也为我们的教研活动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经验丰富的周老师也热心地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她说:“让学生把说的内容写下来,比比谁写得像。这样,让“说”为“写”服务,“说”为“写”奠定基础,“说”与“写”紧密结合起来。诗文故事,“诗”与“文”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诗”与“文”应相对照,借“文”来学“诗”;“内容”与“形式”是紧密相连、无法割裂的,语文阅读教学只完成了内容的理解,是不完整的阅读教学,但教学中一定要把理解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结合起来。

                          

               

 

          (撰稿:刘丹、孙汝雯)

扫描二维码

返回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