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小学!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教学>>教学管理>>两组活动>>正文
为了进一步提高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2021年9月15日科学组举行了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授课内容为《鸟类》,由四年级五班的郑老师执教。课前郑老师做了充分准备,通过红山动物园举办鸟类运动会为话题,引导学生帮助麻雀门卫区分鸟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接着从两批“参赛者”入手,先让学生观察不同鸟的特征,归纳特点,再推理出鸟类的共同特点。展现了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郑老师逐步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借助工具分析羽毛特点和飞行的关系。
课后全体科学组老师积极教研,各位老师评价此课师生互动融洽,教具准备充分,教学目标达成度高。相信通过此次教研,每位科学组的老师都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进步!
附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鸟类》教案
3.鸟类
【课标及教材分析】
本单元动物大家族的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的“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本课《鸟类》涉及的内容分别为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动物的共同特征以及了解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感知环境,对照课标设计了以下三类活动。
《鸟类》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给动物分类》、《鱼类》的知识,了解了学习动物主要从哪几方面入手,在学习本课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哺乳类》的相关知识。本课教学内容包括三个主要活动:活动一,学生观察教师提供的有关鸟类的图片,交流熟悉的鸟类,讨论比较鸟类的共同点。活动二,学生多种感官并用,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剪一剪、滴一滴水或借助工具等方式研究鸽子的正羽和绒羽,探究并思考羽毛的这些特点与鸟类的运动方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研究这些特点对鸽子飞行的好处。活动三,寻找不同鸟类的喙与喙、足与足之间的不同特征,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形态差异很大,从而体会这是与它们觅食特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果。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鸟类已经有了他们自己的认识,能够识别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鸟类,例如麻雀、老鹰、孔雀等。但对鸟类的共同特征他们很少能够主动归纳,因此对鸟类的概念认识存在偏差。会不会飞是不是鸟类的共同特征他们认识不清,大多数学生会认为会飞属于鸟类的共同特征。此时需要教师适时的进行引导,出示一些不会飞的鸟类图片,例如鸵鸟,它是鸟类但是它不会飞来证明会飞不是鸟类的共同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多种多样的鸟类,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鸟类。
2.通过观察鸟类图片,初步归纳出鸟类在外形特征、繁殖方式、取食方式、运动方式上的共同特点。
3.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剪一剪正羽的羽根、在正羽上滴水多种研究方法,描述鸽子羽毛的特征,分析鸽子羽毛对其飞行的作用。
4.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鸟喙之间、不同鸟足之间形状和大小的差异,知道鸟类的喙和足的特征与它们的觅食特性、生活环境相适应。
科学探究:
1.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剪一剪、滴一滴水或借助工具等方式,探究羽毛特点对鸟类飞行的作用。
2.能够分析、比较、概括出环境对鸟类喙与足的影响。
科学态度:
1.能主动进行小组合作,体验合作过程中的乐趣。
2.学会分享,主动分享,乐于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具有保护动物的意识,意识到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识别并观察多种鸟类图片,初步归纳出鸟类在外形特征、繁殖方式、取食方式、运动方式上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剪一剪、滴一滴水或借助放大镜多种方法,描述鸟类羽毛的特点,分析羽毛对鸟类飞行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各种鸟类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学生材料:正羽、绒羽、剪刀、清水、滴管、放大镜。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红山动物园于近期举办一场鸟类运动会,许多参赛者闻声而来,请你帮助麻雀门卫区分区分!为鸟儿们颁发入园通行证。
学生回答:孔雀、鸡、鸭它们不可以进动物园,因为它们不是鸟类。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情境提出问题,以谈话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判断某种动物是鸟类的依据。以此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初步把握学情。
二、学习新知
(一)探究鸟类的共同特征
1.谈话:这是第一批赶来的动物(出示燕鸥、鲫鱼、孔雀、画眉鸟、鸽子、母鸡、袋鼠、乌龟、老鹰、鸭子的图片)谁有资格入园呢?在组内说出你的理由。
2.学生组内交流,教师适时板书:会飞,有翅膀、有羽毛,有嘴能吃东西(教师指出是用喙取食),有腿有足、有眼睛(教师指出并不能帮助我们区分鸟类),会下蛋(卵生)……
3.谈话: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以下鸟儿得到了入园通行证(燕鸥、孔雀、画眉鸟、鸽子、母鸡、老鹰、鸭子),它们都具有黑板上的这些特征。
4.过渡:除此以外还具有怎样的特征?学生看小资料,发现恒温和脊椎动物。
5.提问:第二批参赛者姗姗来迟,鸵鸟先来了,能入园吗?说出理由。
6.学生讨论后得出:能入园是鸟类,但是对之前提出的鸟类的共同特征中的“会飞”有疑问,讨论并发现“会飞”并不属于鸟类的共同特征。
7.继续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是鸟类但不会飞的?企鹅
8.依次出示蝙蝠和蝴蝶,能否入园并给出理由?
9.入园通行证颁发完毕,总结:有羽毛、有翅膀说的是鸟类的外形特征;用喙取食说的是鸟类的取食方式;卵生说的是鸟类的生殖方式。
设计意图:鸟的共同特征属于规律性知识,先让学生观察不同的鸟的特征,归纳特点,再推理出鸟类的共同特点。这样充分展现了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观察鸽子的正羽和绒羽
1.过渡:鸟儿们愉快入园,接下来我们就以鸽子为例,近距离的观察鸟类,先研究他们的羽毛(出示鸽子羽毛的图片)
2.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鸽子全身的羽毛的不同之处。学生观察图片后得出: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颜色也可能不一样。
3.谈话:正羽是覆盖在鸟翅膀和尾部的大型羽片;在正羽的下方还长有这些细小而柔软的羽毛,我们把它叫做绒羽。观察正羽与绒羽,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
4.出示实验方法:①观察正羽②剪断正羽羽根后观察(中间有一根羽管,羽管的两边整齐地长着羽毛)③在正羽上滴水后观察④用放大镜观察绒羽。学生交流合作完成表格第二列。
我的发现
对鸽子的作用
观察正羽
剪断正羽羽根后
在正羽上滴水后
用放大镜观察绒羽
5.学生回答后总结正羽细密、坚硬、光滑、呈扇形排列;正羽管中间是空的;羽毛防水;绒羽像棉花一样蓬松、柔软、细腻。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羽毛的这些特点对鸟类飞行的作用。
6.正羽细密、坚硬、光滑、呈扇形排列便于在鸽子飞行时扇动空气同时保护鸟体;正羽管中间是空的可以减轻羽毛的重量;羽毛防水可以在有小雨时抵挡小雨;绒羽像棉花一样蓬松、柔软、细腻帮助鸽子在飞行时保护体温。
设计意图: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体验借助工具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由表及里的观察方法;在交流中运用科学思维的方式分析羽毛特点与飞行的关系。
(三)比较鸟喙和鸟足
1.出示(鹈鹕、老鹰、麻雀、蜂鸟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之处。
2.总结学生回答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喙的形态特征不一样,具体的不一样体现在哪一方面,是怎样的原因导致了它们喙的不同。
3.学生汇报交流。(鹈鹕的喙很长很大,老鹰的喙弯弯的,麻雀的喙比较短,蜂鸟的喙细而长)。可能是由于它们吃的食物不一样。
4.肯定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将鸟类与它们各自适合吃的食物连线。
5.总结:看来鸟类各种各样的喙适合不同种的食物,鸟类形态各异的喙是与它们的食性相适应。我们继续来看这几幅图片!(出示不同鸟的足图片:鸭子、老鹰、鸵鸟、鹤)
6.学生交流讨论:第一张图是鸭子,鸭子脚趾中间有噗,可以用来划水;第二张图老鹰,趾有钩,可以用来抓猎物;第三张图是鸵鸟,腿部发达,有利于支撑鸵鸟奔跑;第四张图是鹤,又细又长,方便它们在水边或者浅谈活动。
7.小结:总之,鸟类的足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与环境相适应!
设计意图:能根据鸟喙的不同特点,推断出不同形状的喙的鸟的取食范围,最后通过连线理解鸟喙的特征与鸟的食性相互适应的。能根据鸟足的不同特点,推断出不同形状的足的鸟的生活环境,理解鸟足的特征与鸟的生活环境相互适应的。
三、结课
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鸟类的……
2.学生总结后:生1:鸟类是有翅膀、有羽毛、喙,卵生的、恒温的、脊椎动物。生2:鸟类的喙和足形态各异都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生3:正羽的各种特点便于鸟类飞行,绒羽蓬松柔软的特点便于鸟类在高空飞行时保持体温。
【板书设计】
扫描二维码